9月15日凌晨,第14号台风“莫兰蒂”肆虐厦门,原本祥和宁静的华园一夜之间变得满目疮痍。米兰平台全体师生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力所能及、积极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之中。校报记者团用他们的视角记录下灾后校园恢复重建的那些瞬间。
华大有饭吃
“饭菜都煮好等你们呢!”
9月15日中秋佳节,校园刚刚遭受到了台风“莫兰蒂”的重创,令人意外而感动的是,华大各大餐厅灯火通明,供餐依旧平稳有序。
华大餐饮灾后重建的恢复力之所以如此顽强,紫二餐厅的负责人杜金桂经理给出的答案是:“未雨绸缪”。杜经理直言,校领导很重视这次台风来袭,因此餐厅在台风来临之前已经提前储备好两天的食材、饮用水以及准备好发电机。尽管是台风天,厨师坚持照常在凌晨4点多就到达餐厅准备餐饮,食堂阿姨则是5点就位。杜经理说道,“住在校园内的基本都是准时到位,校外的也趁着台风小了赶过来”。正是这些餐饮工作人员的按部就班,才让大家在台风天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

照常供餐的餐厅
教官有话讲
“华大在灾难面前显示出了王者风范”
鉴于台风“莫兰蒂”的严重破坏,厦门校区因受灾情况较严重而提前结束军训,在华大停止训练活动的教官们,也自发扛起了消防栓清洗灾后脏乱的楼栋地面。
“华大这次在台风结束后重建工程的速度之快让我们为之震撼。”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官告诉记者。在他看来,华大给他的震撼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校领导的指挥、对学生的重视以及全体人员的心理素质。“台风来临前一天,教职工就已经在全天值班,确保了台风过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各方面都十分顺畅。”“华大对学生真的非常重视!”“最深有感触的是,所有教职工包括学生给我们的感觉都是充满了信心,在重建工程中也热情高涨,华大的师生的确不一样。”教官无不佩服地说道。
境外生义不容辞
用打扫的方式扫去恐惧、送来温暖
张志宏是米兰平台境外生事务中心的主任。我们采访他时,他正在挨户慰问刺三的境外生们。境外生事务中心自发组织起一支清扫队伍,上门为各间境外生宿舍清扫整理。
“学校是我们第二个家,一家人就要互相帮助。看到台风来临,很多从未经历过台风的同学感到十分害怕,觉得似乎末日来临,为了减轻大家的恐惧,不让大家感到孤单,我们在台风过后就组织大家一起劳动。”令张志宏欣喜的是,同学们都非常愿意来进行打扫,“看着大家脸上又出现微笑,我也非常开心。”张志宏说,“我们用自己的手来做一些小事,大家在减轻了后勤叔叔阿姨工作的同时也收获付出的快乐心情”,这是让他感到最开心的结果。
绿化队在行动
凤凰花开会有时
“今年华大恐怕就没有花开了”,学校绿化队的老陈站在被“莫兰蒂”吹倒的树丛中,苦涩地说出了这句话,老陈在华大的绿化队干了十年,厦门校区的树几乎都是他们这群老工人种起来的,看着台风肆虐后,八成的树都被吹倒了,老陈心里难受极了,十年的心血就这么被毁了,而为了清障,老陈他们又不得不拿着电锯将一些树的枝丫锯断。“心疼啊,可是没办法,必须要清出一条路来。”老陈说,他们从早上六点就开工了,一直忙到十点,看着自己这些年种的树,心里只有心疼。所幸树没了,我们还可以再种,后勤处相关负责老师说倒下的树木只要没有伤到根系还可以继续存活,现在正积极调配汽油扶树修枝。我们也希望,华大的凤凰花紫荆花来年再来争艳吐芳。

绿化中心员工移除树枝
华大庇荫周边居民
万家无灯唯华大通明
重灾过后的厦门断水断电,陷入一片黑暗,一张华园灯火通明而周遭漆黑不见的照片在朋友圈空间霸屏。遭遇“史上最强台风”,华大还能水、电、网等正常供应,令人叹服。不少周边居民进入华大校内餐厅就餐,并在校园各个供电插座处为手机电脑充电,华大成了周边居民的暂时避难所。
“很给力!”在华大行政研发大楼2层过道处充电的高先生对华大灾后重建的成果竖起了大拇指。高先生住在华大后街兑山潘涂社,15日凌晨台风来袭,后街居民区便陷入水电瘫痪状态,因此他在15日中午就和几个朋友到华大校内寻找电源,这几天白天都会过来充电。他盛赞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的华大学子非常带劲,“都很不错,他们都辛苦了,也是给学校做了点事。”高先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