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声音来歌唱祖国,用艺术来回顾历史,用激情来点燃希望。为纪念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5月7日晚,我校在泉州校区陈嘉庚纪念堂、厦门校区综合馆同时举行“畅想中国梦”合唱比赛,两校区共25支学院队伍参赛。校党委书记关一凡,副校长刘塨、刘斌到场观看了比赛。
晚7点,舞台灯光亮起,合唱比赛拉开序幕。泉州校区,工商管理学院带来一首《红梅赞》,朴实婉转而又高亢坚定的曲调使人们仿佛回到了革命时代。外国语学院的《噗仔声加催落》一派创新的合唱表现形式,身体的摇摆张弛,灵动的身形变化,清纯活泼,使人耳目一新,把观众们也带入节奏之中。“战歌迎来哟东方红啰,哎烈火烧毁旧世界呃,战歌迎来哟东方红啰”,工学院带来的这首《井冈山上的太阳红》仿佛让人们又一次看到了毛主席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场面,而学院老师兰萌的高亢领唱更是点燃了观众们内心那团如火的热情。文学院民国风的服装一出场就博足了眼球。战火纷飞年代的那些时光似乎仍历历在目:男子们整装待发准备抗战,女子们恋恋不舍挥手告别。轻快活泼的《游击队之歌》在文学院同学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合唱之下显得更加生动。
在厦门校区,伴随着低沉的钢琴前奏,化工学院代表队首先亮相,《阳关三叠》和《黄河船夫曲》雄浑有力,歌声时而低沉时而悠扬,寄望家国太平,国泰民安。土木工程学院献上的《军歌嘹亮向太阳》充满激情与斗志、《Adiemus》悠扬深情。随后,来自华文学院港澳台八十位预科同学组成的华文合唱团新编的《游击队歌》与流行歌曲《红日》巧妙结合,向革命先烈致敬。计算机学院代表队是由72名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合唱团,他们饱含盛情地带来《跟着共产党走》和《让世界都赞美你》,一袭红裙,不失柔情,内敛白衣,铿锵有力,向艰苦卓绝奋斗的前辈看齐。在建筑学院代表队的《四渡赤水出奇兵》和《瑶山夜歌》歌声中,演唱者们的双手上下起伏,犹如只只白鸽飞翔,托起了民族的希望,在和平年代用歌声把长征的精神再次歌颂。12支学院代表队伍全部出场之后,由我校教师组成的教工合唱队与音乐舞蹈学院的友情演出为合唱比赛划下了完美句点。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工学院取得了泉州校区赛事第一名,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获二等奖,经济与金融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旅游学院获三等奖,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国际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法学院获优秀奖。建筑学院则摘取了厦门校区比赛的桂冠,化工学院、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代表队获得二等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厦航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代表队获得三等奖,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统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华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代表队获优秀奖,音乐舞蹈学院代表队获得表演奖。
比赛中,除合唱队伍之外,还有许多在舞台上展现着个人风采的“外援”们——外国语学院的美丽钢琴伴奏者,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帅气吉他伴奏,工学院的帅气指挥和打击乐器伴奏等引得现场观众欢呼连连。外国语学院2015级的谭紫佩是本次比赛的钢琴伴奏之一,谈及此次比赛,她表示,这一次钢琴伴奏演出是一份特殊的荣誉。曾以为会以演唱者的身份来参加这次合唱比赛,没想到最后是一次别样的开心体验。不管是排练还是比赛中,看到所有的参与者都在为比赛付出并坚持到最后,内心十分感动。
本次合唱比赛,泉州校区由中华美学学会毕胜武教授,泉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白志艺,中国声乐家协会理事吴秋红,中国合唱协会理事李育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陈超敏、吴鹏翔、杨立新等担任评委。厦门校区由中国合唱协会理事胡志立教授、厦门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乃君、福建合唱协会副会长陈世友、旅美男中音歌唱家杨博明、福建省合唱协会理事周干明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林靖担任评委。

工学院获泉州校区比赛第一名

建筑学院获厦门校区比赛第一名

教工队表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