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QU News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

    去年8月和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和第十九次会议先后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国际化,成为当前世界高等教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主流趋势,成为中国高校加强对外开放、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效途径,更成为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对于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也是如此。但相比较而言,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是一所侨校,其办学宗旨和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面向世界,走国际化之路。这不仅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履行侨校使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独特定位和竞争优势之所在,更是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提高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校长贾益民在接受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是为满足归国华侨青年学生求学需要,于1960年由国家创办的著名华侨高等学府。“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是其办学方针,“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是其办学宗旨。贾益民说,作为一所侨校,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两个面向”的办学方针本身就蕴含了国际化的要素,“两个面向”也决定了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必须是国际化大学,必须是开放性大学。“不走国际化道路,把自己封闭起来,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既不可能发展,也不可能完成国家交给学校的‘两个面向’的办学历史任务。”

    因此,建校56年来,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一直沿着国际化的道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尤其近年更是高度重视国际化办学工作,推进学校的国际化发展:2010年成立国际交流学院,2012年将“国际化办学”确定为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2013年成立了以校长贾益民为主任的国际化战略委员会,同时将2015年定为“国际化发展年”。

    “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是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扩大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更好地完成学校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贾益民说。

    他向记者总结了这些年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成就,体现在:一是56年来为海外培养6万多名专业人才,来自世界七、八十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发展,为港澳顺利回归及回归后的繁荣稳定,为沟通中国与世界、发展中外友好关系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是请进来,吸引众多的境外生来校就读或短期培训,现每年有近8000人,是国内接收境外生最多的大学之一;三是重视学生的交换学习,致力于把内地生送到境外去交换学习,现每年派出600人左右,人数居国内前列;四是积极开拓和境外大学建立双边合作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近180所姊妹学校,合作内容广泛,包括学生的交换学习、教师的访学交流、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建立联合学术研究机构如联合实验室等;五是加大引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学历或访学背景的师资。包括引进外籍专家如美籍乌克兰人菲利普任华大基因组学研究所所长,引进海归学者,或者派国内学者到境外访学或攻读博士学位等;六是加大国际化办学程度,成立国际学院,实行全英文办学,现开办了国际商务、会计、金融、药学等9个全英文专业和班级;七是积极推进走出去办学、境外办学。如在日本、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甸、意大利等国家开设教学点,把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的办学办到海外,满足海外华侨华人学习的需要,更好地为侨服务。

    “生源的国际化、学术研究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等等,都是大学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和主要内容。这几年来,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推动国际化办学工作,为学校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好的基础。”贾益民表示。

    而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越来越一体化。贾益民认为,今后的人才竞争不仅仅是局部的、区域性的竞争,也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竞争,而是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是国际化的竞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国际化发展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国际化专业人才上。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胸怀,要有世界眼光,具备参与世界性、国际化就业竞争的能力。”

    他称,“在国际化办学的道路上,除了要求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职员工都要树立并不断强化国际化办学理念并积极参与其中外,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等的建设,以及管理服务等等,都要朝全面国际化方面发展。这也对我们方方面面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展望未来,贾益民表示,米兰平台,米兰(中国)要充分利用在“两个面向”指导下,56年积累的面向海外办学的经验,利用直属国务院侨办领导,和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联系密切广泛;在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福建办学,有海外侨缘优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有众多的华侨华人,为学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有众多海外校董和校友资源,他们在海外贡献和影响力巨大等优势,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办学的力度,策划在海外建立分校。“这是国际化发展很重要的标志。比如,我们已经新加坡教育部批准,设立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南洋学院,今年开始招生。我们在泰国正策划建立分校,重点培养泰国华文教师和汉语教师。我们还和美国托莱多大学合作,利用已有的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美国中文学院,推进在美国的办学。”他说。

    “我们的目标,是经过若干年努力,把米兰平台,米兰(中国)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海内外著名的高水平大学。这样的高水平大学,必然是国际化大学。这和国家提出的教育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是相吻合相一致的。”采访的最后,贾益民称。

    图为2015年6月17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第十二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我校厦门校区举行。(吴江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