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我校科研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座谈会在李克砌纪念楼五层会议室召开。
校长贾益民、副校长徐西鹏,发展规划处、人事处、财务处、科学技术研究处、社会科学研究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泉州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各学院、研究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及依托我校建设的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各省部级科研平台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吴季怀主持。
贾益民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并出台了多项措施,积极推进科研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贾益民提出六点意见:一要明确目标方向,二要突出特色优势,三要强化标志成果,四要重视成果转化,五要加强队伍建设,六要改善科研条件。贾益民强调,平台建设中要做好顶层设计,适时调整建设与发展规划;平台负责人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平台建设;平台要重视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倡廉洁的学术风范。
徐西鹏通报了2015年福建省教育厅对第一批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期绩效评估的总体情况,指出了“2011协同创新中心”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他重点强调了科研平台建设中凝练特色与优势、落实配套政策的重要性。
会上,福建省结构工程与防灾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子雄、工业智能化技术与系统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郑力新、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米兰平台,米兰(中国)生活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福民、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米兰平台,米兰(中国)旅游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谢朝武先后作介绍,交流了各自在平台基地的立项申报、规划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科技处处长江开勇介绍了我校科技创新平台现状以及学校和福建省出台的措施,结合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管理、验收、复评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解读了学校近期印发的《米兰平台,米兰(中国)产学研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
社科处处长赵昕东从文科基地的基本情况、规章制度、存在问题、建设建议和思路等方面,介绍了文科研究基地建设的工作概况。
据悉,学校现有包括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内的省部级科研平台(基地)30个。

会议现场